什么是底部放量

全球财富 (1) 21小时前

什么是底部放量_https://wap.jnbaishite.cn_全球财富_第1张

聊起什么是底部放量,这玩意儿听着挺玄乎,其实说白了,就是股价跌到一定程度,市场成交量突然放大,而且还往上走。很多人一看这架势,觉得是主力在吸筹,马上就想跟进去捞一把。但说实话,这事儿没那么简单,很多时候,你看到的“底部放量”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回事儿,甚至是个陷阱。

放量不一定代表底部

最常遇到的误区就是把“放量”简单等同于“底部信号”。很多时候,股价跌得惨了,之前那些套牢的,或者扛不住压力的,眼瞅着要跌破支撑位了,就会一股脑儿地往外扔筹码,这种恐慌性抛盘,也可能导致成交量暴增,看起来像是“放量”。但这种放量,往往伴随着股价的快速下跌,或者在某个价位徘徊不前,这可不是什么好事,而是恐慌情绪的释放,是散户在割肉。我见过不少票,在跌了一段时间后,突然来个“放量下跌”,当时很多人以为是抄底机会,结果呢?继续跌,跌得更凶。所以,单纯的量能放大,是绝对不够的。

判断是不是真正的底部放量,还得看其他几个要素。比如,这个放量是不是出现在一个比较长的下跌趋势之后,是不是在一个相对重要的支撑位附近。如果股价一直在高位晃悠,突然放量,那很可能是出货的信号,跟“底部”二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
我们平时看盘,如果放量伴随的是股价止跌企稳,甚至开始温和反弹,那才有点意思。那种一下子冲上去,然后又被砸下来的放量,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。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有只票在跌了两个月后,突然一天放量涨停,很多人觉得是主力进场了,结果第二天高开低走,没几天又回到原点了,主力可能只是借机把一些高位接盘的散户给套住了,这买卖做得可真够绝的。

看量能,更要看“量价配合”

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是底部放量,应该是指在市场情绪极度悲观,股价经历大幅下跌后,在某个价位区域,出现持续的、温和的成交量放大,并且股价在此期间能够止跌企稳,甚至出现一些阳线。这是一种“价稳量升”的组合。量能的放大,是有人在接盘,有人在悄悄买入,而股价的企稳,则说明抛压在逐渐减小,多空力量对比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。

我通常会关注放量之后几天甚至一两周的走势。如果放量之后,股价能够守住前期低点,或者缓慢爬升,并且后续成交量没有因为反弹而萎缩,反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水平,那这个底部放量才比较靠谱。这种“承接”的力量,才是关键。就好比一场拍卖会,价格跌到一定程度,愿意出高价买的人开始增多,那说明这个价格对很多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。

还有一个细节,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“地量”之后的放量,这同样需要分析。长时间的地量,说明市场交易清淡,可能大部分人都选择观望,或者已经离场。当在这个基础上,突然出现一根放量中阳线或者大阳线,并且伴随着价格的明显回升,这可能是一种“地量见底,放量启动”的信号。但 again,要结合整体趋势和市场情绪来看,不能孤立地看待。

“洗盘”与“出货”的量能区别

有时候,一些看似是底部放量的行为,实际上可能是主力的“洗盘”。主力为了清理浮筹,故意打压股价,制造恐慌,吸引不坚定的持股者离场,然后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能伴随一些成交量的放大,特别是某些天的成交量异常放大,但股价并没有大幅下跌,甚至在某些低位出现快速拉升,那可能是主力在进行“对倒”操作,制造交易活跃的假象,并悄悄吸筹。这种洗盘的放量,往往伴随着快速的拉升和回落,股价波动幅度会比较大。

与之相对,如果是出货,主力在高位或者在跌幅已经很大的时候,通过制造虚假的“底部放量”信号,吸引散户进场接盘,然后快速出货。这种情况下,放量往往伴随着股价的滞涨或者快速下跌,往往“一日游”行情出现,成交量巨大,但股价却走不上去,反而被砸下来。这是最让人头疼的,也是很多人容易中招的地方。

我们当时在分析一只票的时候,就在纠结它是洗盘还是出货。那票从高位下来跌了很多,突然有一天放量涨停,我们当时觉得可能是底部了,就有人想进去。但我们团队有个老股民,他看那个涨停的量能,觉得有点“虚”,因为盘口上,虽然成交活跃,但大单很少,很多是零散的小单在快速成交,而且涨停板上封单也不是特别坚实。他当时就说,“这个量,可能是在‘点火’,而不是‘加油’。” 结果第二天,那票直接低开低走,没多久又跌回去了。这事儿挺有启发性的,单看量能大小,不如看量能的“质量”和“性质”。

实战中的一些考量

在实际操作中,判断什么是底部放量,我更倾向于一种“综合分析”的模式。我会结合以下几点:

首先是 图形的形态 。下跌趋势是否已经走完,是否有形成底部形态,比如双底、头肩底等。这些形态的形成,往往也会伴随着成交量的变化。

其次是 技术指标的配合 。比如RSI、MACD等指标,在超卖区域是否出现底背离,这通常意味着下跌动能衰竭,为后续的放量反弹提供了可能。

再者是 市场情绪和消息面 。如果市场整体情绪悲观,人人都在唱空,而这时某只票却在底部出现持续放量企稳,那可能意味着有资金在逆势操作,这通常是比较积极的信号。反之,如果市场情绪乐观,大家都在追涨,而某只票在下跌过程中突然放量,那很可能是出货。

我有个原则,就是宁可错过,也不要犯错。很多时候,看到“底部放量”的信号,我会选择先观察几天,看看量能是否持续,股价是否真正企稳,而不是第一时间冲进去。毕竟,在市场中活得久,比赚快钱更重要。有时候,你看到的“底部放量”可能只是一个漂亮的诱饵,等你咬钩,就进了人家的圈套。

总结一下,底部放量不是万能钥匙

总而言之,什么是底部放量,它是一个信号,但不是最终的答案。它表明在某个价位有交易活跃,有人在买入,但这个人是主力长期吸筹,还是主力在出货,抑或是恐慌性抛盘后的短暂反弹,这都需要我们仔细甄别。

我更愿意把底部放量看作是一个“潜在机会”的提示。当这个信号出现时,我会更加关注这只股票,仔细研究它的基本面、行业前景,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的配合情况,然后再做决定。千万不要把“底部放量”变成一个僵化的操作模式,那样很容易被市场玩弄。

就像我之前提到的,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独立的事件,不能简单地套用经验。市场在不断变化,主力的手法也在不断演进。保持学习和思考,结合多种分析方法,才是硬道理。如果真的要我说,什么是底部放量,它是一个需要用其他工具来“佐证”的线索,而不是一个“独立”的判断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