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哪个银行最厉害?行里人的真实看法

理财投资 (3) 19小时前

中国哪个银行最厉害?行里人的真实看法_https://wap.jnbaishite.cn_理财投资_第1张

“中国哪个银行最厉害?”这个问题,说实话,我听过太多次了,但每次听到,心里总有点复杂。厉害?这词儿太笼统了。论规模?论利润?论创新?论客户体验?还是论国际影响力?大家心里想的可能都不一样,也难怪,咱们国家的银行业,这几十年变化太快,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“厉害”银行,而且,标准也在不断变化。

规模与体量:无法回避的巨头

要说最直观的“厉害”,那肯定是规模。中国这四大行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,这体量摆在那儿,就不是盖的。你去哪个城市,它们网点多,ATM机多,存款、贷款余额也是遥遥领先。我刚入行那会儿,就觉得进了五大行,那就是铁饭碗,而且是那种金光闪闪的铁饭碗。它们支撑着国家经济的骨架,很多大型项目,没有它们的声音是办不下来的。

不过,光有规模也不行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公司有个项目,需要一笔很大的贷款,当时接触了几家银行,其中一家大行,流程特别慢,部门协调问题一大堆,感觉就像一个庞然大物,转起来费劲。最后还是一个股份制银行,反应快,方案也更灵活,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。所以,规模大,办事效率跟不上,那也只能是“大而不强”吧。

而且,现在看,规模虽然重要,但增长的速度和盈利能力同样关键。有些股份制银行,虽然体量不如四大行,但它们在某些细分领域,比如零售业务、科技创新方面,做得风生水起,利润率可能比大行还要高。这种“巧劲”,也是一种“厉害”。

科技与创新:谁在引领未来

现在这年头,不谈科技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银行。我个人认为,衡量一家银行是否“厉害”,科技实力绝对是重要指标。尤其是近几年,像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,在科技上的投入和产出,大家有目共睹。招行那套“千人千面”的App,用了这么多年,体验一直on-line。平安银行那更是,从“金融+科技”的战略一开始,就走得特别坚决。

我亲身经历过,早期我们跟几家银行对接系统,那叫一个痛苦。老旧的系统,接口不开放,数据传输慢,简直就是效率杀手。但接触到招行和平安的科技团队后,才发现人家是真的在做“金融科技”,而不是把科技当个部门。他们的API开放做得好,数据分析能力强,甚至有时候,感觉他们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,只是恰好在做银行的业务。

当然,大行也在追赶。工行、建行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,也在推数字银行、智慧网点。但从底子和基因上说,股份制银行在科技创新这块,确实更容易敏捷地行动。不过,大行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客户基础和数据资源,一旦科技转化到位,那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。

风险控制与合规:稳健的基石

“厉害”的银行,绝对不能忽视风险控制。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,如果风控做得不好,再大的规模、再好的科技,都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。这方面,我感觉国有大行的底子还是厚实一些。

经历过一些经济周期的波动,你会发现,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能够稳健运营,不良率控制得相对较好的,往往是那些风险意识最强的银行。比如,前几年有家股份制银行,因为在某些项目上的风控出了问题,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,股价跌了不少。这种事儿,对银行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影响太大了。

当然,也不能一概而论。一些股份制银行在精细化管理、专业化风控方面,也做得相当不错,特别是在零售和小微贷款领域,它们往往比大行更灵活,也更能捕捉到细分市场的风险点。

服务与客户体验:谁更能赢得人心

最后,我想说说服务,或者说客户体验。这个东西,很难量化,但却是最能打动人的。我经常和客户打交道,他们对于银行的评价,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一次次的沟通,一次次的办理业务的感受上。

还是以招行为例,很多人选择招行,不仅仅是因为它的App好用,更是因为它的服务让人觉得舒服。有一次,我记得有个朋友,在柜台办理业务,因为资料没带齐,差点白跑一趟。结果柜员特别耐心地帮他解释,还提供了解决方案,让他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。这种细节,是很多银行想学却学不来的。

相比之下,一些大行的服务,虽然也很规范,但有时会显得有些“标准化”,少了一些人情味。当然,这和它们的客户群体、业务模式都有关系。大行服务的是普罗大众,业务量巨大,很难做到面面俱到。但从“最厉害”的角度来看,如果能把服务做得既高效又有人情味,那绝对是加分项。

我也遇到过那种,为了所谓的“创新”而把服务搞得过于复杂的银行,比如,为了推一个新功能,设置了一堆门槛,结果用户根本用不了,反而增加了投诉。这种“创新”,我觉得就不如不创新。

总结:没有绝对的“最厉害”,只有最适合
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“中国哪个银行最厉害?”我的答案是:没有绝对的“最厉害”,只有在特定时期、特定需求下,最适合你的银行。

如果你追求的是绝对的规模和稳定性,是国家经济的“压舱石”,那么国有五大行依然是标杆。如果你看重的是科技赋能和极致的客户体验,或者在某些创新业务上需要更快的响应速度,那么一些领先的股份制银行,比如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,可能更符合你的口味。

甚至,还有一些城商行、农商行,在区域市场和特定客户群体中,也做得非常出色,有自己的“厉害”之处。重要的是理解银行的特点,结合自己的需求去选择。这行做了这么久,我越来越觉得,与其纠结哪个“最厉害”,不如去了解它们的优劣势,然后找到最能解决问题的那个,那才是你心目中“厉害”的银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