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息浪潮下,哪个板块有机会?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
金融资讯 (2) 1天前

加息浪潮下,哪个板块有机会?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_https://wap.jnbaishite.cn_金融资讯_第1张

很多人一听“加息”,脑袋里就只剩下“股市要跌”这四个字。其实,没那么简单。加息这玩意儿,就像一把双刃剑,看你怎么用,看它砍向谁。我们今天就来聊聊,当央行端起加息这把刀,到底哪个加息利好哪个板块,又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角落可能会意外冒头。

加息逻辑:钱变贵了,谁的日子不好过?

简单说,加息就是钱变贵了。银行愿意把钱存起来,而不是借出去,因为存款的回报更高了。这导致两个直接后果:一是企业融资成本上升,尤其是那些负债率高、现金流不那么充裕的公司,日子会更紧巴;二是居民的贷款负担加重,尤其是房贷,还款压力变大,可能影响消费意愿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那些对资金成本高度敏感,或者依赖大量借贷来扩张的行业,在加息周期里往往日子不好过。比如,过去几年很多靠“烧钱”模式扩张的科技公司,或者一些重资产、长周期的制造企业,一旦融资渠道收紧,或者利息支出大幅增加,利润空间就会被严重挤压。我们之前就碰到过一个案例,一家做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的公司,前几年扩张太快,账上现金流并不算特别健康,加息一来,它的银行贷款利息一下就涨了不少,直接影响了当期的利润,也让原本计划中的新项目不得不延后。

还有一个方面,就是那些高度依赖低利率环境来支撑估值的板块。比如,过去一段时间,“成长股”尤其是那些盈利不确定但预期很高的新兴科技股,享受了低利率带来的估值溢价。一旦利率上升,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就会下降,估值自然会承压。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,每次加息周期,都会看到科技、成长板块经历一轮估值调整,有的甚至直接“跌落神坛”。

拨开迷雾:谁才是加息周期的“宠儿”?

当然,我们不能只盯着被“砍”的。每一次政策调整,都有其逻辑,也有其受益者。那么,在加息利好哪个板块这个问题上,哪些领域反而可能受益呢?

首先,得看那些“不差钱”的行业。简单来说,就是那些现金流充沛、资产负债率低,甚至本身就是资金提供者的行业。金融行业,特别是银行,在加息周期里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净息差。银行的盈利模式就是赚取存贷款利差,利率上升,存贷款的“差”就可能拉大,理论上对银行的利润是有好处的。我们过去观察到,在加息初期,银行股通常会有一波不错的表现。

其次,是那些能够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的行业。如果一个行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刚需,或者议价能力很强,那么即使融资成本上升,它也能通过提高价格来消化一部分,保证利润。一些必需消费品,或者那些掌握核心技术、处于产业链上游,议价权较强的公司,在这种环境下可能更具韧性。
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那些受益于“钱变贵”本身的行业。比如,一些专注于资产管理、财富管理的公司,当市场上可投资的资金增多,或者人们更愿意把钱存起来追求收益时,这些公司可能迎来业务增长。再比如,一些公募基金、保险公司,它们的投资组合中可能包含大量固定收益产品,利率上升对它们而言,账面收益可能会改善。

实战观察:哪些板块曾给我们带来惊喜?

我记得前几年,某次加息周期刚开始的时候,市场普遍预期科技股会受冲击。结果呢,一些做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,反而因为订单饱满、产品涨价,业绩表现依旧亮眼,股价也扛住了压力,甚至还有不错的涨幅。事后复盘,发现是因为它们的客户,比如汽车、工业自动化领域,对芯片的需求依然强劲,而且这些芯片公司自身的议价能力很强,能够将原材料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上升,部分转嫁给客户。这提醒我们,不能一概而论,要具体分析行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。

另外,我们还留意过一些传统行业,比如能源。在某些加息周期中,如果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,即使利率上升,能源行业的公司也能因为高油价、高气价而获得丰厚的利润。这时候,加息利好哪个板块的答案,可能就包含了这些周期性行业。

避坑指南:那些被误读的“利好”

当然,也不是所有看起来“好”的行业,真的就能一路高歌。比如,前面提到的银行股,虽然理论上净息差会扩大,但如果加息过快,导致企业还款困难,坏账率上升,那对银行来说就得不偿失了。而且,很多时候,市场对加息的反应是提前的,一旦靴子落地,如果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,甚至出现超预期的情况,银行股也可能掉头向下。

我们曾经也“赌”过一次,认为加息必然会推高黄金价格,因为黄金是避险资产。结果呢?当时恰逢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,美元又走强,黄金的价格反而受到压制,我们在这个品种上吃了不少亏。这教会了我,在分析加息利好哪个板块时,不能只看单一因素,还要结合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,比如通胀水平、汇率变动、经济增长预期等等。

审慎前行:如何才能更准确地判断?

要我说,判断加息利好哪个板块,最关键的是要理解政策的传导机制,以及不同行业在经济链条中的位置。你得去拆解,加息这个动作,具体会对哪些环节产生最直接的影响,哪些企业能够有效地吸收这些影响,甚至化为己用。

具体到操作层面,我个人会更倾向于去寻找那些:

1. 现金流健康,负债率低的优质企业。 它们本身对资金成本的敏感度就低,抗风险能力强。

2. 议价能力强,能将成本顺利转嫁的行业。 无论是刚需属性,还是技术壁垒,都能让它们在成本压力下保持利润。

3. 能直接受益于利率上升本身的商业模式。 比如前面提到的金融服务业,但也要精挑细选,避免被宏观经济下行拖累。

4. 那些在周期底部,但基本面并未恶化的资产。 加息周期本身是调整,但好公司终究会走出低谷,这时候布局反而是机会。

总而言之,加息不是洪水猛兽,也不是万能灵药。关键在于你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,找到那些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机会。这需要持续的学习、细致的研究,当然,也少不了在市场中积累的实操经验。